【先天性心臟病】研究指「過渡護理計劃」助患者改善健康習慣 心臟科專家倡患者應及時覆診免病情惡化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7/11 15:40

最後更新: 2021/07/11 16:44

分享:

分享:

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心臟科中心顧問周百昌建議,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應準時覆診及進行檢查,以免情況惡化。(梁偉榮攝)

先天性心臟病為最常見先天性缺陷,每千個新生兒就有8人患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心臟病。縱使患者兒時進行手術修復,但未來仍有機會出現心律不整等問題,嚴重者更會心臟衰竭。為增加患者對先天性心臟病的理解,瑪麗醫院自2018年起實行「過渡護理計劃」,並於去年轉移至兒童醫院,為青年患者及家長提供諮詢服務,以加強他們對疾病的認知。另外,鑒於有患者成年後自以為康復而不去覆診及注意其身體,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心臟科中心顧問周百昌建議,患者應及時覆診及進行檢查,以免情況惡化。

【心臟驟停】運動醫學專家強調運動員進行季前體檢 有助減低運動員心臟猝死風險。詳情即看:【下一頁】

【心臟健康】香港心臟學院成立新分會 冀加深大眾認知及推動學術交流。詳情即看:【下一頁】

現年43歲、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盧先生,在出生時發現有主動脈狹窄,並於6個月大時進行手術,並因此在小學階段不能上體育課及行樓梯,更在17歲時需要進行主動脈換瓣手術。然而,疾病未有因此阻礙他,自言樂觀的他在中學時開始做運動,更坦言「無時無刻有心理準備」,又指比其他人注重健康。時至今日,盧先生周末行山及打網球,更有參加毅行者及渡海泳,其中毅行者用25小時完成100公里的賽事。

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心臟科中心顧問周百昌表示,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人士不可能完全治療,並指需要長期護理,故治療階段會由兒童心臟科轉至成人心臟科作持續治理。惟他表示,許多患者缺乏相關知識及容易疏忽,並會中斷護理,最終因病情惡化而未能適時處理。

周百昌指,美國早於多年前建議「過渡護理」的概念,以加強年輕患者過波至成人護理時做好準備。他提到,本港亦在2018年在瑪麗醫院開始實行「過渡護理計劃」,並於2020年轉至兒童醫院。

他亦就計劃進行研究,研究35名15至18歲中度至複雜先天性心臟病患者,探討計劃能否加強他們疾病的認知、生活習慣及由心臟問題引至的焦慮水平。他引述結果指,青年患者對其疾病認知不足,而結構清晰的「過渡護理計劃」有助提升患者的認知及改善他們的健康習慣。

周百昌亦提到,包括盧先生的個案在內,每一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個案盡皆不同,很難一概而論指所有患者不能做運動,但患者多數可以進行低至中強度的運動,但擊性運動就應盡可能避免。他亦建議,視乎患者情況亦有不同的建議,包括要考慮到是否有進食藥物、有沒有其他病歷等。

就近年有患者自以為康復而成年後不再跟進自己的情況,更不去覆診,周百昌指留意到患者有中斷護理的情況,到中年時便出現病情惡化的情況,他強烈呼籲患者應盡早覆診及進行檢查,以免情況惡化。

盧先生則建議,同路人不應因先天性問題看輕自己,強烈呼籲應聽從醫生指示及接受適當治療,以及需要密切監察病情。他亦建議,患者可以繼續鍛鍊,相信可以重拾健康人生。

同場加映,中年男士常腰痛以為休息不足,求醫後揭患晚期前列腺癌:
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曾卓鋒